22地合并高考本科录取批次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法制晚报》4月11日发布时间:2017-04-11

 法制晚报讯(记者 王岗)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近日,山东省召开2017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新闻发布会,提出2017年起,山东夏季高考将合并本科一批、二批录取批次。

至此,《法制晚报》记者统计发现,全国已有22个省市已公布实施合并录取批次,其中浙江采用了“新高考招生录取方案”,即根据当年高考的实际人数的一定比例,按照考生高考总分(含政策加分),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

改革 多省份实施高考合并录取批次

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并选择上海和浙江“一市一省”率先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据了解,2016年,全国已有浙江、四川、湖北、广东等十多个省市将二三本批次进行合并录取。上海则是直接取消了所有本科录取批次划分,实行本科普通批次统一录取。

2017年以来,北京、河南、江苏、安徽相继公布实施“合并本科二批与本科三批录取”;近日,山东、海南公布2017年高考招生录取方案,将合并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录取,形成本科统一录取批次。

此外,记者还发现,浙江新高考招生录取方案“与众不同”,按照改革方案的要求,2017年浙江高考招生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即根据高考总分,分别按实考人数的20%、60%(累计)、90%(累计)分三段,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再投档录取,依此类推。

出发点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据教育部相关介绍,合并高考招生录取批次的出发点有三个:

一是拓展学生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考生填报高校志愿、专业志愿的数量不变,志愿填报的空间并未减少。有助于进一步引导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填报志愿。在此意义上,考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实在的获得感。

二是促进素质教育,拓宽高中教育特色发展空间。合并高考招生录取批次,有利于高中学校破除盲目追求“一本率”,缓解学校的升学率压力,减轻师生不合理教学负担;有利于高中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更好地立足校情,明确定位,创建校本特色。

三是促进高校特色发展,拓宽专业发展空间。解决社会和考生简单用录取批次划分和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问题,促进高校从基于分数的分层招生,逐步走向基于专业兴趣的分类招生,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推动高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学校实际,自主发展,办出特色。

影响 批次调整 增加考生选择空间

《法制晚报》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全国共有3个省份合并本科一二批,18个省份合并本科二三批录取批次。

批次调整后,志愿填报难度是否增加?对此,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高考改革招生录取批次的合并只是录取过程中减少了一个录取环节,各省参与这一分数段高招录取高校的总数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不同的是以往本二院校和本三院校是分开录取,这次合并后将集中在一个批次录取,也就是说这次的高招改革是录取方式的改革,批次合并实际上就是将一部分学校和另一部分学校合在一个批次招生,与往年的招生录取并无实质的区别。

此外,虽然批次合并后,本科二批分数线会降低,但考生的位次不会发生变化。平行志愿的投档是按照考生的排名先后顺序,因此,考生填报志愿仍然可以参照往年的录取数据。

事实上,由于院校志愿数量的增加,考生可选择填报的院校空间更大了。建议考生可根据自身的排名(分数)情况多选择一些排名前后比较靠近的院校,并保持一定的志愿梯度,可以有效提高志愿满足率。

对于办学特色鲜明的大学是一个利好

对高校而言,原二本与原三本合并录取批次后,公办和民办院校同等对待、同等权利、平等竞争。

批次合并,对于办学特色鲜明的大学是一个利好,由于学校在高考录取时被分在不同批次,使得社会普遍关注一本批次院校,也就造成了一些学校无法获得平等的招生发展机会。

一些高校为了“上档次”,会发展雷同的热门专业。而原二本、三本招生批次合并后,有利于高校间错位竞争,强化优势专业建设,避免了高等教育的资源浪费。

此外,对于参与本批次录取的院校都是一个激励。合并原二本、三本招生批次,要求各高校用办学特色和不同的功能定位来吸引生源,原来的二本高校不能高枕无忧,有特色的原三本院校则有希望借势崛起。

各省今年高招二本和三本合并录取,取消原来的第三批次录取,是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也必将提高这一阶段高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质量。

八地已启动高考改革方案

据各地高考改革方案,记者统计发现,至2017年,已有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海南、江西、山东、天津等八地启动高考改革方案。

在高考改革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高考科目“3+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3+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分值设置上,绝大多数省份总分合计750分,记者注意到,海南要求以每个科目原始分转换后的标准分呈现考生成绩,这是目前仅有采用标准分这一计分方法的省份。

全国各省份2017年高考录取批次设置

合并本科二批、三批录取(18个)

北京、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重庆、四川、西藏、辽宁、内蒙古、安徽、江苏、天津

合并本科一批、二批录取(3个)

山东、上海、海南

分段录取(1个)

浙江

未做调整(9个)

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吉林、湖南、黑龙江、云南、陕西

各地高考改革方案启动时间表

地区 启动时间 部分改革内容

广东 2016年 全面开放异地高考;从2021年开始,本科招生不分文理

上海 2016年 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扩大综合评价录取试点范围

浙江 2016年 考试不再分文理,实行“7选3”模式

北京 2017年 取消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英语听力考试要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等

海南 2017年 从2020年起,录取批次仅设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

江西 2017年 2020年起,3+3模式正式作为江西高考模式

山东 2017年 2020年起,招生采用“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

天津 2017年 从2020年起,高校招生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

安徽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2021年高考录取考生总成绩不分文理科

福建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到2021年,福建省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贵州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从2021年开始高考实行“3+3”新模式

河北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2018新生实行新的考试制度 外语可考两次

河南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到2020年,初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黑龙江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从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启动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

湖北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从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正式实施

湖南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从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开始实施,到2021年高考时按新的制度录取新生

吉林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考生高考成绩由国家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

江苏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英语分值提高,听力口语一年两考;“小高考”13个科目均可考两次

辽宁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包括综合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高考不再分文理科

内蒙古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从普通高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不分文理科

青海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在当年新入学的普通高中高一新生中实行新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山西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外语实行“一年两考”,并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录取参考

四川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从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将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

西藏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2021年起,调整统一高考科目,高考将不再分文理科

重庆 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从2021年开始,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将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制度

甘肃 2019年 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广西 2019年 2022年起,统一高考科目将不再分文理科

宁夏 2019年 2019年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

陕西 2019年 2022年高三学生将参加《方案》实施后的首次高考

云南 2022年 到2022年高考时全面实施,届时高考文理不分科

注:“两依据、一参考”,是指依据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