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中福在线_网易彩票大学中国研究院余亮研究员应教育部邀请,担任“周末理论大讲堂”第160讲主讲人。余亮以《思政课教学设计如何适切学生认知特点——以抗战“思政大课”为例》为主题,结合前期面向全国观众播出的抗战“思政大课”视频教学脚本,深入分析当前青少年用网习惯、话语体系、认知习惯等,帮助教师从“学生主体性”出发,增强教学设计的适切性,以提升教学针对性和吸引力,达到积极的育人效果。

余亮研究员在“周末理论大讲堂”留影
余亮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互联网传播和互联网思潮研究的经验,从师生主体间性、互联网产品思维、话语体系对话、复杂问题意识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他强调,要多从学生角度思考教学,要承认有不同的话语体系和认知体系存在,大学生群体通过学校教育和互联网自我学习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话语和认知体系,虽与主流正典话语体系并不完全重合,却能够提供互相借鉴机会,这两种话语体系彼此之间需要保持积极互动,营造良好的话语生态;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了解学生话语体系,提高互联网思政产品意识,关心学生关心的议题。他举例道,讲抗战历史,也是在回应今天的百年变局,需要不回避复杂问题,教学相长,与学生一起成长。
数万名思政教师、研究生在线收看讲座。讲座结束后,全国各地多位思政教师、研究生与余亮联系并提出感想和建议。一位思政教师表示:“深感新时代思政课的内容与形式就应当呈现如此真正‘接地气’的转变,而不是一味地宣讲、灌输,去西方主义叙事必须也必然成为当代主流。”主办方认为,余亮研究员的授课视角与素材十分新颖,对于一线思政课教师了解学情AB面很有裨益。
此前,8月26日,余亮研究员曾在教育部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轮训班分享对互联网青年思潮的研究,引发热烈反响。





